首页

傲柔女王踩踏

时间:2025-05-29 06:37:49 作者:连体樱桃是打激素造成的?丨中新真探 浏览量:11563

  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

  科技赋能+综合治理 旱碱地里种好中国粮

  人民网沧州8月21日电 (记者杨文娟)日前,走进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的旱碱麦种植区,只见旱碱麦收割后的又一茬农作物——玉米,长势格外喜人。

  这还是当年“种粮难”的旱碱地吗?“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网络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访团一行人来到这里,开始了探究“当地旱碱地如何改良和旱碱麦如何增收”之旅。

  黄骅旱碱麦种植历史悠久。据《黄骅县志》记载,旱碱麦种植在黄骅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原始品种以‘小红芒’等为主,亩产仅有50公斤,产量很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发展科科长杨树昌介绍说,后来种上了冀麦32,产量达到150公斤,“但是黄骅临海,雨水大时,冀麦32品种株高超过1米,大风吹过,麦子就会倒伏,严重影响收成。”

  对此,黄骅人没有坐以待毙。数年时间里,围绕旱碱麦种植中的“种、肥、播、管”等重点环节,农技人员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开挖排沥沟排盐、深松深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了土壤,改良了种植技术。

  据了解,历经多次选种和改良,目前黄骅市主要培育推广了捷麦19、沧麦6002、沧麦6005等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亩产基本稳定在250—300公斤。现在,黄骅市常年旱碱麦种植面积约61.8万亩,总产约13.26万吨。

  “旱碱麦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每年9月下旬至10月播种,第二年6月收割,生长周期将近9个月。”杨树昌说,近几年来,黄骅市深入挖掘旱碱麦独特品质,通过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结合当地特色,不断研发产品种类、拓展产业链条。

  不仅是在黄骅,为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沧州市坚持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对旱碱麦种植土地改造、新品种应用选择、播种管理、生物有机肥施用等全过程生产技术标准深入研究,实行了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确保了旱碱麦品质。

  目前,沧州已培育规模化种植经营主体40余家,全市旱碱麦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2万亩,2022年总产量达22.37万吨。

  “现在,以旱碱麦为原料的高筋小麦粉、面花等产品已经走进大型商超、酒店,旱碱麦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麦粒’。”杨树昌表示。旱碱地,这个曾经的“低产量”“秃地片儿”,如今已蝶变为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渤海粮仓”。(人民网)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陕西警方“夏季行动”破获查处刑事治安案件4.3万余起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8日在首尔举行的第三届“领导人民主峰会”上称,美国国务院去年发布报告,介绍了中国政府如何斥资数十亿美元开展宣传,扭曲全球信息环境,称中国在非洲和东南亚收购当地媒体,大量播放亲华新闻。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人工智能开启“数智生活”新未来

不只是江铁海联运。如今,成都已成为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开通国际(地区)定期直飞客货运航线72条;成都国际班列联通境外112个城市,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3万列……一条条新通道助力四川高水平开放。

全国首条市域铁路成灌铁路全线累计发送旅客破亿人次

祁阳市委、市政府全力以赴抢险救援,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要领导带队组织各级各部门深入基层一线防汛救灾。截至目前,祁阳未出现河库山塘垮塌现象和人员伤亡事故,防汛救灾工作有序推进。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龙州迎坚果丰收季:兴了企业 富了农家

对于日本半导体企业而言,来自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显然是难以拒绝的。传统半导体市场领域的合作热情,并未因日本政府的限制措施而打折扣,这足以证明中日两国在尖端半导体设备领域还存在着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如果持续合作,无疑将为中日两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有着广阔发展前景,但正是在日本追随美国加大对华遏制的进程中,这种可能性被扼杀了,这对于两国而言都是巨大的损失。

丘成桐回出生地汕头:“妈,我回来了!”

降药价,不仅要改渠道,也要改源头。为促进药品定价更加公平合理,习近平总书记亲赴制药企业,嘱托大家要增强质量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努力研制和生产质优价廉疗效好的药品,为推进全民健康多作贡献。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